「幼小銜接」絕對不是挖東補西,讓孩子想學習的動機佈滿坑坑疤疤的傷!
很快地又到了畢業季節,沒想到在我們手心裡揉揉捏捏的棉花糖就這樣被捏大了,轉眼間他即將從幼兒園畢業邁入小一新鮮人,感情細膩的他雖然期待快點變成大哥哥,但心裡對於要離開幼兒園的老師和同學們卻非常捨不得,有時會很感傷地哭成了淚人兒,可見得老師們與孩子們之間的感情是相當要好的,他總覺得大家還是會一起升上小一再一起上學,雖然不捨他為此感傷,也還是要告訴孩子天下無不散的宴席,離開並不是真的結束而是另一個新的開始,每一個開始都將為你自己累積新的能量持續前進。
在幼兒園裡,每年的大班上~下學期也是即將畢業的準畢業生家長最擔心的時候,總會圍著我問:「老師,你覺得要上公立還是私立的國小,哪種比較適合孩子,又有哪間學校是妳較推薦的呢?」、「要不要再加強注音,上正音班?」、「英文應該可以再增加難度了,對嗎?」「字寫得太醜,要再多寫一些練習寫字」、「專注力不够怎麼辦?」.....等的問題都顯示爸爸媽媽們對於孩子銜接幼小有多麼重視,心裡怕跟不上的憂慮就像是一團團濃厚的烏雲怎麼也散不去。
其實爸媽們所提到的問題都是關鍵,但用治標不治本的方式補強不止成效有限也可能造成逃避或排斥學習,對孩子而言那是種被強迫的折磨性練習,如果學習已失去熱情又少了動機,孩子除了厭惡學習也會慢慢開始拒絕輸入任何新知識。
我印象很深刻那年大班下學期,A媽媽抱了一堆插滿記號貼的學前練習冊的精美目錄來問我:「老師,妳幫我看哪些比較適合下學期的進度,是不是後面那幾頁全訂?」當我看到那令人眼花瞭亂的各式學前練習還真有點在目錄裡迷了路,不過我能理解A媽媽求好心切及擔心女兒的心情。
我將那疊厚厚的目錄慢慢地閤上,牽起A媽媽的雙手告訴她:「媽媽,只要是A喜歡有興趣的,其實都可以評估考慮再訂購,但是我們要了解她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我們先將問題往回推,為什麼要幫A訂學前練習呢?」「因為她寫字真的很難看!」媽媽這樣回答,我接著問:「那媽媽有發現哪裡寫得不好看嗎?」媽媽說A連筆都拿不好,要她練習就說手會酸很累然後就哭了,可是這麼偷懶不練習怎麼會進步?「沒錯,媽媽妳說到重點了,不練習怎麼會進步?但是方向完全錯了!其實只要一個曬衣夾就能搞定,妳知道嗎?」A媽媽聽完有點被我嚇到地問:「曬衣夾?為什麼?」
因為我們總是太習慣用唯一的結果幫孩子定下結論、貼標籤,有時還可能被殘忍地冠上難以翻身的記號,字寫不好是唯一的結果;寫不好的原因卻有很多,只是我們選擇忽略也認為並不重要,其實最重要的關鍵都藏在細節裡。
關於幼小銜接其實還有非常多的細節需要我們用心觀察,我想即使寫完整本書也寫不詳盡,因為每個孩子的特質不同無法用單一的方法做為解答,以下是我在幼教多年的經驗整理小分享,提供給所有小一新生的爸爸媽媽們參考,請依孩子的實際情況做最好的調整與規劃喔!
一、公立國小與私立國小哪個好?
a.
公私立國小都會有學區的問題需要提早考慮做準備,因為會有戶籍遷移的需要等相關問題。
b.
每一間學校必有其獨特的教學風格適合你的孩子或是某個特質吸引著你,依孩子的特質與需求做為選校的第一優先考量,那麼就不再是那麼簡單地只能以公立和私立這二項來選擇。
c.
不論你喜歡、最後決定的是哪一間學校,都請先將日後的接送問題納入考慮,如果是較遠距離的學校遇父母因事擔擱而來不及接送,則需請求並預告可以支援接送的家人。
d.
別迷信明星學校,在父母眼中每個孩子都是最亮最無可取代的那顆星,現實的經濟狀況也需列入考量,別為了擠進私校而將家庭生活、珍貴的親子互動給犧牲了。
e.
幼兒園畢業後的暑假期間也能先帶孩子熟悉未來上學的學校環境。
二、要不要去安親班?
a.
安親班是現今雙薪家庭的希望燈塔,許多父母也和我們一樣想陪伴孩子成長,沒有人願意下班後和孩子唯一的互動是吃飯、洗澡、睡覺、晚安、明天見,日復一日像按表操課班地過家庭生活,大家都懂雙薪家庭有其無奈之處不必為此自責,和孩子理性溝通,相信孩子一定能理解。
b.
多打聽,在選擇安全合法的安親班同時,不妨先帶孩子去認識環境也了解課程安排的規劃,別讓孩子感受來安親班只是等父母來接回家而已。
c.
別誤以為同學都去安親班而我的孩子沒有,就害怕跟不上也將孩子往安親班送,爸媽們請放輕鬆,如在家庭經濟狀況許可之下,可以不用擔心少一方的收入又能全心陪伴孩子那當然很好,別卡在「害怕給的不夠多、會輸在起跑點」的觀念裡。
d.
安親與否,父母一定要有共識並事先討論好,千萬別拿「你不乖就送你去安親班」這句話來恐嚇孩子,安親是父母衡量之後做的最好選擇絕對不是處罰!
三、 孩子寫字慢、歪七扭八,靠「寫」來練習,不能解決真正的問題
孩子寫字慢、寫不好的問題其實都是我們未曾注意到的小細節,細心觀察協助孩子矯正與加強手部能力,千萬不要強迫孩子用不斷地「寫」當練習。
a.
請檢視孩子的坐姿是否不良、頭的姿勢是不是側向某一邊,坐姿不正和歪著頭除了造成近視,更看不到自己寫的字,因為筆尖完全擋住了。
臀部與椅背的角度大約要呈90度,坐椅子時雙膝自然彎曲垂放呈90度,胸部離桌子大約5~10公分(依孩子的體型做調整),眼睛的視線與桌面距離至少要有35公分或以上(依孩子的體型做調整)。
b.
拿筆以大姆指與食指捏起筆(離筆尖約3~4公分處),並讓筆捍自然靠臥於虎口處,再以中指靠攏頂住筆捍。
c.
練習手部的力量,才能真正解決寫字的問題
1.練習手指力量的活動(握筆與寫字需運用到的力量):
設計遊戲請孩子拿曬衣小夾重複練習夾取物品、玩捏塑土、手指沾顏料在紙上以 「抓」的手法畫畫創作、揉麵糰、包水餃(捏合餃皮時是訓練手指力量,也提升 了專注力)。
2.練習手腕力量的活動(影響書寫靈活度、寫字持久度):
可以讓孩子做將衣服掛上、扣上衣捍的家事、需手臂大範圍擦拭垂直的立物與傢 俱(擦門、白板)、將白板磁貼或紙張貼在牆壁與鐵門上垂直作畫、玩枕頭戰(枕頭 有其重量能加強手指力量,手需抓取及上揚的動作也能練習手腕力量)、投球、投 籃。
3.練習肩膀力量的活動(影響書寫幅度、書寫的穩定度):
吊單槓、投球、攀爬、攀岩場、掛上取下的家事與活動、親子雙手搭拱橋玩互動 遊戲、體操遊戲。
d.
寫字的環境請盡量不要有太多的干擾,也同時注意寫字的時間不宜過長,需讓孩子休息再繼續。
四、字寫不好越看越生氣,到底要不要擦掉重寫?
求好心切的家長總是忍不住會想擦掉不好看的字讓孩子重寫,卻未關心孩子的狀況,當孩子很認真地寫完沒有被鼓勵,反而被抹滅努力的過程甚至被要求重寫,我想孩子一定非常厭惡「寫」,拼命地擦、擦、擦也將親子間的感情給擦掉了。
如果不擦或許會擔心讓孩子有隨意帶過或搶快完成的心態,但擦掉之前也要尊重孩子並詢問孩子,先鼓勵孩子的用心再與孩子討論哪些可以做得更好,陪孩子再試一次,不要用指責與辱罵的方式陪伴書寫,請相信孩子一定會有所進步,多給予關懷協助與時間等待。
擦掉的比例也很重要,別超過10/1,避免字醜就擦掉,字寫得再不好那都是我們認為,對孩子而言卻是努力完成的心血被惡意抹煞,舉例來說,字在格子裡的比例不對、偏小、偏向哪一角落或筆劃完全不正確,那麼可以用較活潑逗趣的方式跟孩子說:「唉呀!這個字被縮小燈照到縮小了,小到看不到該怎麼辦呀?」「這個字的路線好像走錯了,這樣會交通大亂的,快點幫忙更正疏通吧!」「疑?這個字的上下比例差太多,很不穩快好像快垮下來的樣子,你覺得呢?」這樣的方式會讓孩子樂於發現自己未注意的細節,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是真心協助他而不是讓他更無助!
五、一定要報名課後社團活動嗎?
能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活動,在孩子體力與各方面都能負荷的情況下,是非常鼓勵孩子嘗試參加,孩子身心健全發展比學多少才藝還重要喔!
a.
無論哪種活動都請和孩子溝通討論、不要事事由父母自行作主,父母喜歡的不一定是孩子喜歡及需要的。
b.
父母不要迷失在「互相比較」的風暴裡惶恐,參加活動請量力而為,避免讓龐大的學費壓力壓垮家庭生活與親子時光。
c.
體適能、運動方面的活動只要孩子身體健康、體力能負擔可以做適量的安排規劃。
d.
需不斷練習精進的課程例如:樂器、外語...等,請視孩子本身的能力與學習狀況做適度規劃,更要有足夠的時間讓孩子練習增加成就感,讓孩子享受學習的快樂與成就而不是為了永遠追不完的進度而拼命練習,並非學得越多越厲害,每個孩子的學習與吸收能力不同,孩子也會有學習壓力千萬別忽視。
六、孩子總是不專心、讓父母傷透腦筋,專注力該怎麼提升呢?
孩子的專注能力是學習的基礎,但無法專注卻有很多原因例如:過敏、鼻子過敏鼻塞、鼻竇發炎、中耳炎、生病、生活作息不規律、睡不好(睡眠是否充足,孩童一天睡眠時間至少要有10小時)、對於學習項目不感興趣、環境太多聲響干擾...等,都需要仔細去觀察了解,必要時也能向老師或專業醫生請教是否孩子需要專業協助。
先自我檢測孩子生理與心理的狀況再觀察外在的環境因素,找到真正的問題才能給予有效的協助,孩子的發展相當重要也需要父母的用心陪伴,別因為別人的目光而錯失協助孩子的黃金期,主動尋求協助才能真正地幫助孩子也讓家庭功能更完整,有快樂的父母才會有快樂的孩子。
研究證實有效提升專注力與情緒穩定度的活動:
a.
撫觸按摩與冥想:(請持續至少8週以上,睡前15-30分鐘/上學前10分鐘)
皮膚是人體最大面積的器官,透過撫觸按摩與冥想能活化大腦、促進大腦神經髓鞘化,也會分泌放鬆賀爾蒙與多巴胺,讓孩子大腦神經元連結發展越來越成熟。
冥想或靜坐時需慢慢引導,孩子第一次一定不會穩定,慢慢練習30秒~1分鐘累加經驗,可輕柔地播放適合的放鬆音樂用說故事的方式引導孩子漸入佳境。
b.
增加刺激前庭覺的遊戲提升專注力(感覺統合的):
前庭覺是身體的觸覺與關節活動的重要區塊,就像是個小型雷達感應器,位於腦幹的前方,主要功能為接收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訊息經過濾辦識,再細分輸入我們的大腦,使大腦不會因為多重感覺而混亂造成專注力不集中,影響學習與肢體協調能力。
因為需要過濾環境中的所接收的訊息,所以前庭必須和平衡感取得完全良好的協調,前庭覺不佳身體行動、閱讀與思考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互動遊戲有:
盪鞦韆、跳彈簧跳床、跳繩、跳舞、坐旋轉椅、彈跳馬、跑步、游泳、騎腳踏車、父母雙手搭架環抱住孩子做搖晃(似騎馬打仗)、戶外活動等,這些能給予正向的刺激,但要特別注意強度與力量和時間的掌控,否則造成反效果導致受傷或刺激過度,在玩的過程中,請注意強度以及力道都要拿捏好避免受傷。
互動遊戲是親子間最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請先和孩子聊聊天暖暖身,不要命令式地要孩子「動」,例如:「來!跳30分鐘、坐好不要動...等」,這完全讓互動變成了處罰。運動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發展,但也別操之過急,一天即使只要十分鐘也可以哦!
七、小一新生學用品的準備
各式各樣玲瑯滿目的學用品,有功能取勝、也有講求造型吸引孩子的目光,不能否認這些確實能帶給孩子在心靈上的愉快和一點點的學習動機,不妨帶孩子做分析學用品的功能與實用性,想要和需要的差別,以上述為準備方向和孩子一起採購更能增添樂趣。
在開學前就先讓孩子熟悉這些學用品也習慣如何使用,降低上課時因為好奇而分心的機率,而書包內和鉛筆盒裡盡量不要有太多小卡、玩物等,會讓孩子分散其注意力造成無法專心上課。
鉛筆請孩子事先在家削好,大約1~3支即可。橡皮擦很重要,一定要選擇好擦拭、功能性佳的,孩子擦破紙、擦不好,父母也跟著擦出一堆氣來。
八、忘東忘西,自理能力不好怎麼辦?
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很小的時侯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慢慢訓練起來的,不能一昩地將責任丟給老師,從小帶著孩子做家事是最好的訓練方式之一,每次出門時請孩子自行打理出發前的準備,別為孩子做好所有一切,這並不是為了孩子好,反而是擔誤了他學習的機會與能力。
大人也會有忘東忘西的時侯,成長階段的孩子偶爾也會發生其實不需過度指責,但重要的是之後的處理態度,例如:忘了帶學用品或作業,父母可別使命必達幫孩子送到,沒有帶到就要讓孩子學著幫自己解決問題,有很多方法可解決,向老師或同學借亦可,這正是訓練應變解決能力的機會,別幫孩子全打包了。
請記得在事件發生的當下孩子一定會很慌張,就別再加深孩子恐懼或說些難堪的話讓孩無地自容。
每日的書包、制服一定要孩子自己整理與準備,放學後該完成什麼作業與事項、該拿出聯絡本給父母的這些工作都是屬於孩子的,父母千萬別插手幫忙,只要在旁注意小小的提醒,孩子習慣後就會減少忘東忘西的事情發生,這也是培養其責任感的機會。
九、專心陪伴、關心孩子的情緒與壓力
幼兒園的學習模式和小學完全不同,不再是全部以遊戲方式進行,也開始了自主閱讀、練習書寫、認字、邏輯思考的學習模式,突然的學習轉變對孩子來說需要一點時間適應,而父母的陪伴是相當重要的,關懷孩子的心而不是將陪伴的重點全放在寫功課、考前複習、寫評量、考試與成績。
想想我們下班後也想釋放上班的壓力,孩子也有感受也會有壓力需要釋放,利用放學後晚餐時或睡前和孩子聊聊在學校的生活趣事、與同儕的相處(社交能力與人際關係)或是有否任何困擾他的事,讓孩子放心無壓力地暢談,關心孩子的情緒讓他感受父母給予的安全感與陪伴,避免累積過多壓力造成心理負擔。
放下手機與手邊的工作,專心陪伴與傾聽孩子的心,尊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用理性的態度面對別立刻否定孩子的一切,陪孩子聊天可以增加親子之間的感情、放鬆孩子的緊張情緒,而在與孩子聊天的內容請盡量避免「你今天在學校有沒有乖?功課寫完沒?書看了沒?你現在還在幹嘛?」這些掃興不悅耳的話不止是孩子,連大人也提不起興趣更別說想分享心事了!
十、雙向的親師交流、有效的溝通才能實質地協助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
教養是責任;關懷更不能只有噓寒問暖,父母不能將教養的責任推卸給任何人或是放給老師負責,老師與父母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缺一不可的重要角色,必須建立良好的溝通與配合的模式才能避免任一方的不諒解或誤會,表達能力有限的孩子仍有很多需要適應的地方需要親師協助,家長有疑慮請用理性的態度溝通詢問;老師會同理也能提供父母需要的協助。
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在學習上也會有不同的需求,但重點都是希望親師良好的合作,同心協力幫助孩子不論在身心、學業、人際、社交能力上能夠健全的發展,這才是教育最重要的核心目標。
十一、學外語的最佳黃金期不能只靠父母決定,請依孩子的實際狀況做評估規劃
孩子的發展是全面性的不能只看單一,學習也不能超出基本發展的能力範圍,第二語言能力幾乎是每個家長為孩子緊緊握住的必學名單,卻容易忽略孩子的基本語言發展(母語)是否需要協助或甚至認為長大就會了。其實這樣的心態反而剝奪了孩子原本該有的學習語言優勢能力。
語言發展並非只有喊爸媽與表達想法而已,還有邏輯思考、分辨字語意與語音、理解與吸收能力都需要父母從日常生活裡引導並觀察協助孩子成長中的每個小細節,隨時做適當的調整。
即使曾有兒童美語教學經驗,也未曾教導棉花糖一定要從幼兒時期學好外語,學習第二語言的第一步是將母語的完整語法架構學習好,讓孩子有穩固的文法基礎後,未來不論在學習第二或第三語言時,都能理解得更好、學習得更快。
所以學習外語請依孩子的個別能力、適應能力及家庭需求做最適當的規劃安排哦!
所以學習外語請依孩子的個別能力、適應能力及家庭需求做最適當的規劃安排哦!
我是Vivienne微微,致力於推廣嬰幼兒發展與幼兒情緒關懷協助,曾是幼兒園老師也有著兒童美語的相關教學經驗,在孩子小一前我沒有特別為孩子加強什麼能力,因為在孩子很小的時侯就已在日常生活中慢慢訓練基本的自理能力,也讓孩子在生活中的每一次挫敗的經驗裡學習成長與培養責任感,雖然很不起眼卻都是未來學習的基礎。
同為雙薪家庭的我們注重家庭功能與陪伴、關懷,我們選擇在幼小銜接的這個階段陪伴孩子進而培養自主快樂學習的動機與能力,而這個選擇必然讓經濟有所影響也需做整個家庭的調整,每個家庭一定有不同的難處與考量,但我們相信每一個決定絕對都是父母衡量思慮過後做出對孩子最好的選擇。
『孩子的成長需要愛與陪伴,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請尊重並善待每一個孩子!
我是Vivienne 微微,很高興認識你也謝謝你喜愛我的文字
歡迎分享文章,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分享文章時請註明作者、出處,謝謝您!
Photo by Jeshoots Com